《简爱》读后感_1200字

花了三天多的时间,终于读完了《简·爱》。 我知道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 这几天,除了吃饭睡觉,我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阅读这部来自遥远国度的小说。 不过,虽然我还在抱怨,但我不得不承认它是出色的、迷人的。 如此迷人、充满异域风情的景色,实属难得。 这个英国十九世纪的有趣故事让我感触良多。 其实我应该更早接触这本书,因为很多人都介绍过。 可惜我有一点排外的感觉,所以一直拖到现在才欣赏,确实有点晚了。

作为一个外国人,我要适应英国的思维和宗教信仰有点困难。 然而,世间的真情大多都是一样的。 每当我读到小简·爱因为没有亲人而受到虐待和歧视时,我心中的怜悯真是难以忘怀; 每当简·爱拯救世界时,我都非常兴奋。 当她勇敢拒绝圣约翰向她求婚并坚持她心中的真爱时,是多么鼓舞人心和震撼人心。 尤其是在文章的最后,当她放弃一切去照顾可怜的爱德华时,我的心里迸发出喜悦和感动。

对于这部小说,我认为它最大的成功在于它对许多艺术方面的出色融合。 我确信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作家。 首先,她在描绘风景时,以画家的审美眼光来欣赏,用画家的品味来把握光影的和谐。 如此细腻的风景描写,在中国小说中并不多见。 我们应该感谢本书的译者周令本渊博的汉语功底,使译文熠熠生辉,原著也熠熠生辉。 其次,夏洛蒂·勃朗特在语言学方面也有着深厚的造诣。 作为一个英国人,作者可以说精通至少三门外语。 当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我可以通过它感受到整个欧洲的文化氛围。 比如英国人的骄傲和绅士品味,德国的大国气息,法国女人天生的浪漫情趣。 我们甚至读到了英国人歧视东方人的殖民心理。 例如,他们称印度为野蛮国家。 第三,夏洛特·博兰特对于情感场面的处理可以说是非常巧妙的。 她的主角们很少一见钟情,这比较现实,但她赋予的爱却总是沉默的。深入读者内心。 如此巧妙的情感场面让我感到惊讶和惊喜。

如果将《简爱》的作者与中国的曹雪芹相比,毫无疑问后者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 就像中国和英国争夺历史一样,中国人可以毫不羞耻地说:我比你年长得多。 曹雪芹一生所学到的东西比夏洛特·博兰广泛得多。 毕竟,中国的文化遗产要丰富得多。 平心而论,《简爱》确实比不上中国的《红楼梦》。 无论是人物的丰富性,还是对物体的精致描绘,《红楼梦》都比较出众。 不过,《简爱》中也有值得中国人学习和欣赏的东西。 比如《简·爱》中人物的心理描写可以说是生动、传神。 这一点在很多中国文学作品中做得还不够。

读这本书让我感觉好像又读了一遍圣经。 西方人对宗教的深厚感情和真诚信仰着实令人印象深刻。 令人钦佩。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缺乏信仰的时代。 读《简·爱》时,我感受到了只有通过宗教教养才能获得的人类之爱的纯粹之美。 这在今天的中国确实是很少见的。 事实上,圣经中的许多教义与孔子和中国儒家的经典思想是相互联系和互补的。 然而,现在的中国人往往忽视了祖先的智慧。 例如,《圣经》劝人要仁慈、宽容、感恩,这与孔子劝人要礼、义、仁是一样的。 在读《简·爱》时,我常常受到圣经中美好思想的启发,让我想起中国的现状,我似乎收获很多。 我坚信中国的儒家文化确实需要重新审视。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地图